2008-12-16

【左右看】韓國墾殖馬達加斯加惹爭議

【左看】資本主義已成人類公敵
李亮/文字工作者


由於《金融時報》11月20日的一篇報導,南韓前往馬達加斯加租地開墾、種植玉米的計畫受到不少批評,被指為「新殖民主義」。隔天,南韓《中央日報》立刻發表評論還擊,指出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長期在馬達加斯加與非洲大陸都有大片種植園,沒有資格獨獨指責南韓。

確實,西方針對南韓指責新殖民主義是種偽善,但這並不就使此種新殖民主義成為合理。過去歐、美、日等國的海外拓植,近年來則有埃及前往蘇丹,利比亞前往烏克蘭,沙烏地阿拉伯前往泰國,中國前往非洲、菲律賓與俄羅斯屯田,容或形式軟硬有別,但皆不脫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之下,優勢的核心、半核心國家與企業對邊陲國家的支配結構。試問,此類農企業的跨國經營已持續了幾十年,除了使第三世界國家糧食主權日益衰敗、農業日益受制於全球市場波動之外,可曾協助當地國家經濟自主、社會發展?在資本主義下,所謂的「雙贏」多半不過是一句空話。

資本主義各國至全球搶糧、搶地,正突顯出資本主義作為一套體系,早已成為人類公敵。



【右看】平等互惠的雙贏策略
王放/政治評論員


《金融時報》11月底報導,身為全球第四大玉米進口國的南韓欲確保其未來玉米供應的穩定,韓國大宇物流已前往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尋找耕地,並與馬達加斯加政府達成協議,馬國政府不收地租,租地面積達半個比利時大小,由大宇物流投資、招募非洲勞工,作物將運回南韓,並上繳出口稅金。

消息披露之後,立刻引來各方批評,認為南韓與前不久的中國一樣,走上了「新殖民主義」的道路。結果,身為事件兩造的南韓大宇物流與馬國政府隨即發表聲明,表示全案內容仍在審議,租地面積亦尚未決定。全案似乎陷入停頓。

不過,仔細審視南韓此案的來龍去脈,可以發現南韓本身長期依賴進口國穀類,其實也是這波糧食危機的受害者,其海外墾殖的舉動可謂不得不然,與早期西方各國對外擴張、踐踏人權的帝國主義行徑有重大區別。更何況南韓並未對馬達加斯加擁有政治或文化支配力,一切皆以平等、協商的商業投資規範進行,馬國自可依其發展戰略決定取捨。

因此,最好還是拋開意識形態迷思,將此案還原為公平互惠的商業投資案。


From:台灣立報《言論廣場》2008-12-12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