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4

禁奢條款三讀通過


【左看】稅制的狗仔化
李亮(文字工作者)


立院三讀通過行政執行法修正條文,增列號稱「孫道存條款」的禁奢條款,規定積欠行政執行處大筆債務,財產不足以清償欠款者,若仍過著奢華生活,行政執行處可以命其限期清償、報告財產狀況,嚴重者甚至可以拘提、管收。此一修正固然試圖補起長年的法律漏洞,但若聯繫上日前賦改會在稅制公平議題上的全面挫敗,則可看出台灣稅制正日益狗仔化。

首先,台灣稅制早已嚴重向富人傾斜,有太多的制度設計放縱富人免稅、節稅、逃稅。如今舉著道德化的奢侈旗幟追著個別的欠稅名人打轉,卻放過天大的制度性稅收漏洞不管,正是狗仔隊「見樹不見林」、「緊咬個人放過體制」特性的翻版。

第二,修正條文非採概括規定,而是列舉各種具體事項,如購買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商品、搭乘特定交通工具、進行特定投資、進入高消費場所等等,不一而足。但這種規定方式的最大問題就是永遠無法窮盡,富人必定可以找到千百種方式,保持自己的「低調奢華」。

再說,此些規定又該如何舉證?莫非要稅務員像電影中那樣扮做偵探或間諜去偷聽跟拍嗎?抑或是更加倚賴現有的狗仔媒體來替天行道?


【右看】民粹文化的制度化
王放(政治評論員)


由於孫道存等名人欠下大筆稅款還大剌剌地逛街購物,引發民意反彈,遂有立委挾此民氣,提案修正行政執行法,增列「孫道存條款」,禁止欠稅大戶購買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商品、搭乘特定交通工具、進入特定高消費場所消費、贈與或借貸他人一定金額以上財物,並禁止每月生活費超過一定金額。此一立法具有強烈的道德非難意味,直接干預人民的生活風格,堪稱民粹主義立法的代表。

此種民粹立法有許多違背法律原則的荒謬處。欠稅不足取,政府也有必要使用各種手段追查稅款,但是這種民粹立法實際上將焦點偏移到生活風格上頭,真正該討論的欠稅問題反而被模糊了。生活奢華固然可能反映債務人具有償還能力而值得追查,但目標應該始終是稅款,政府應該努力找出其財務情況之真貌以取得稅款,對其生活「奢華」進行任何干預甚至明令禁止,則完全逾越了立法目的,把人民的生活風格當作規範對象。

試問,所謂超過多少金額的消費算是奢華而應該禁止?假設2萬元的一件大衣是奢華,那19999元的大衣,為什麼就不算?這種完全找不到邏輯基礎的立法規定,無疑將為台灣法律帶來更多的民粹災難。

From:台灣立報2009.01.13

2010-01-08

種族歧視?(二):HP's Deluxe Webcam



科技社會學經常主張科技並不是中性的,在社會脈絡之中,看似無價值判斷的科技其實隱含了許多預設與判斷。這段有趣的影片可能是個例子(?),涉及的科技是HP所推出的具有臉部追蹤功能的網路攝影機。

影片中的這位仁兄發現HP攝影機無法追蹤他的臉,但卻在他的白人朋友身上運作正常,於是這位仁兄稱HP的這個產品是種族主義的。

當然,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此機器的設計者在設計時大概是以白人為原型,沒有考慮到黑人的情況,所以才會設計出這種「種族歧視」問題。

這段影片在YouTube上公佈之後引起眾人關注,很快出現了一大堆類似的測試影片,測試結果有的支持原po影片,有的則發現一切正常。

對於此一事件,HP公司人員提出回應;想也知道,HP說這是技術問題,是光線不足造成攝影機辨識困難,而不是種族膚色。

2010-01-07

種族歧視?(一):德盛安聯電視廣告探戈篇

日前參加一場活動,注意到一家公司,Allianz,德盛安聯。主要是,活動的中場休息時間,會場銀幕上播放了幾支該公司的廣告。其中,德盛安聯電視廣告(探戈篇)這支廣告實在讓我不太舒服。

影片要突出德國人及德國公司的嚴謹穩健,ok,但為什麼要放個亞裔(?)廚師在旁邊,刻意表現其漫不經心(被探戈舞吸引)、技藝不佳(材料灑落一地)以及荒唐可笑(差點被自己的菜刀刺中,白人廚師則報以白眼)?我不知道這支廣告在台灣播了多久,難道只有我感到其中有種族歧視的意味嗎?


儘管我也曾在一些地方看到過這家公司的商標,但之前完全沒特別留意。當天會注意到這家公司,首先是因為其發言者的英語帶著德國口音,我才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家德國公司。然後,我對著Allianz這幾個字看了看,突然發現它與德國納粹時期宣傳的Aryan(雅利安人種優越論)發音相近。由於德國納粹政權的那段歷史,德國許多大公司都與納粹政權脫不了關係。這家公司似乎也不例外。這段過去也曾被一些人在某些場合拿出來攻擊這家公司。

要特別強調的是,我不認為這段影片與其納粹時期的過去有什麼直接的聯繫,再說,這種程度的歧視、取笑,與把人送進毒氣室,具有本質上的差別。我想影片中的歧視意味應是來自大眾傳媒場域利用大眾刻板印象的慣常操作。

2010-01-05

繼續種葡萄


即使明天世界就毀滅了,我今天也要繼續種下葡萄。據說這是馬丁路德的格言。

這看起來像是信仰的證明或考驗,但實際上只表示此人對於外界的變化或誘因沒有反應,照著原來的軌跡前進罷了。

在現實中,這可能指涉那些擇善固執、埋頭苦幹者,但更可能就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在面對超乎理解的事件時,不知該如何反應,一如經濟學理論中討論,當人面對真正的不確定時,往往選擇不改變行為模式。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此一行為本身都不具有任何超越性的意涵,「世界毀滅」並不構成對「種葡萄」的考驗。

真正激進的態度,應該是此一格言的某種顛倒:即使我知道種下葡萄會導致世界(包括我自己)毀滅,我也依然要種下葡萄。

這裡的邏輯是,我真正明白我所作所為的因果關係,而且我完全接受我行為的後果,在這種認知下決定自己的行動。

2010-01-01

Paperland: The Bureaucrat Observed(1979)



全世界的官僚似乎都長得大同小異……

儘管個別人可能很可愛,但加在一起就令人討厭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