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0

馬克思論對華貿易



卡˙馬克思,《對華貿易》,1859。馬恩選,第一卷,755-759頁。

Ben Fine and Alfredo Saad-Filho,《Marx’s Capital》,fourth edition。

馬克思重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兩面性,在深刻批判資本主義的同時,也曾經從歷史進步的高度讚美資本主義。有些人因此就片面地擷取出讚美資本主義的馬克思,或是引為同道(比如許多現代化論者),或是加以批判,指責馬克思沒有注意到較原始的生產方式內部的生命力甚至是進步性(比如當初俄國的民粹派和當代的許多新馬克思主義者)。

這是對馬克思的誤解。馬克思很清楚,與一般理解的相反,先進的資本主義工業的高效率,並不必然能夠在市場上擊敗較落後的生產方式,因為後者能夠以各種前(非)資本主義的方式「將生產成本外部化」,使得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關鍵在於和生產力相聯繫的生產關係的具體情況

「每當亞洲各國的什麼地方對輸入商品的實際需求與虛擬需求──虛擬需求大多是根據新市場的大小,那裡人口的多寡,以及某些重要口岸外貨銷售情況等表面資料推算出來的──不相符時,急於擴大貿易地域的商人們就極易於把自己的失望歸咎於野蠻政府所設置的人為障礙在作梗,因此可以用強力清除這些障礙。……這樣一來,假想中對外貿易從中國當局方面裕到的人為障礙,事實上便構成商界人士眼中能為對天朝帝國施加的一切暴行進行辯護的絕好藉口。」

近代英國為了其資本主義發展的利益,自鴉片戰爭起便不斷以武力侵略中國,要求開放通商口岸、撤除各種人為的貿易障礙,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建立自由貿易體制。但是,自1984年南京條約以來,英國除了鴉片之外的其他工業產品貿易量並未擴大。「在最近九年內,英國的輸出,有五年遠遠低於1843年的水平,而1854年只有1843年的10/17。」

當時的英國輿論將這種現象歸咎於中國人的節儉與守舊,要求一件衣服要能耐住三年的磨損。但是,

「沒有需要以及對傳統服飾的偏愛,這些是文明商業在一切新市場上都要遇到的障礙。至於斜紋布的厚度和強度,難道英國和美國的製造商不能使他們的產品適合中國人的特殊需要嗎?這裡我們就接觸到問題的癥結了。

1844年,米切爾先生曾將各種質地的土布樣品寄到英國去,並且注明其價格。同他通信的人告訴他,按照他所開列的價格,他們在曼徹斯特不能生產那種布匹,更不能把它運往中國。為什麼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制度生產出的產品,售價竟不能比最原始的織布機上用手工織出的布更低廉呢?

我們上面已經指出過的那種小農業與家庭工業的結合,破解了這個謎。我們再來引述米切爾先生的話吧:『……從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細的本色布都有,全都是在農家生產出來的,生產者所用的成本簡直只有原料的價值,或者毋寧說只有他交換原料所用的自家生產的糖的價值。我們的製造商只要稍稍思索一下這種做法的令人讚嘆的節儉性,以及它與農民其他活路的可謂是巧妙的穿插配合,就會一目了然,以粗布而論,他們是沒有任何希望與之競爭的。』」
因此,馬克思再次強調了他在《中國和英國的條約》中所闡明的道理。他說:

「我們認為,除我們已經證明與西方工業品銷售成反比的鴉片貿易之外,妨礙對華出口貿易迅速擴大的主要因素,是那個依靠小農業與家庭工業相結合而存在的中國社會經濟結構。」
但是,如果資本主義工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與之競爭,又怎麼解釋資本主義對前(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破壞作用呢?怎麼解釋資本主義取得主導地位的原因呢?比如英國貨在印度確實取得了優勢。對此,馬克思比較了英國在中國和印度的不同地位與作用,指出:

「正是這種農業與手工業的結合,過去長期阻擋了而且現時仍然妨礙著英國商品輸往東印度。但在東印度,那種農業與手工業的結合是以一種特殊的土地所有制為基礎的。而英國人憑著自己作為當地最高地主的地位,能夠破壞這種土地所有制,從而強使一部份印度自給自足的村社變成純粹的農場,生產鴉片、棉花、靛青、大麻之類的原料來和英國貨交換。在中國,英國人還沒有能夠行使這種權力,將來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
換句話說,是社會生產關係的改變,才使得資本主義工業產品的銷路得以擴大,而不是單純的生產力。

正如一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Ben Fine所說:
「…capital does not necessarily destroy household production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efficiency. Indeed, household production persists even today, for example, in sweatshops. Rather, independent production is destroyed (or, more generally, subordinated to capitalist production) by the soci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e of capitalism. The English peasantry, for example, was destroyed by forcible eviction from the land and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inputs and outputs, rather than by competition from capitalist farms.」(Ben Fine and Alfredo Saad-Filho,Marx’s Capital(4th):8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