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2

【新國際】觀看楊超甯的方法

◎作者:李亮


一個過程的開端,只有到了過程的終結之處才會自我揭示出來,並且終於開始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


【肉身已死,形象正新】

現實中的楊超甯死了。但隨著她肉身的死亡,她的形象卻獲得了新生命。但如果說她的形象原本只屬於自己、屬於親友,因此與活著的人有較為密切的連帶,那麼,現在她的形象則屬於他者、屬於無名的閱聽大眾,成為一個誘人的空洞形式,讓人們可以藉以衍生出自己的內容。。

楊超甯的部落格在她死後湧進了大量留言與點閱者,遠超過其生前所得到的,而且不只是在數量上超過生前,就連內容的深度也超過甚多。許多留言可謂真情流露。一些人感慨沒能多陪伴她,一些人抒發了自己相似或相關的心情故事,更多的人則表示理解與支持她力抗惡房東的義行。接著,比留言更多的是相片的點閱次數,她的美貌與歡笑引來眾多的關注與同情,同時也大大加強了自殺事件的誘人的神秘感:為什麼這麼美麗活躍的女學生要自殺呢?

【留言:(不)道德的告解?】

稍後我們再來談此一誘人的神秘疑問。這裡,首先引起我們納悶的,不是眾人發言的內容,而是眾人發言的形式。在一個死者的部落格上留言,毋寧是極其吊詭的舉動。眾所皆知,個人部落格上的留言主要是寫給板主看的,希望與其互動;問題是這個板主已經死了,而且吊詭的地方就在於,恰恰是因為這個板主已經死了,所以才會湧進這麼多留言。換句話說,這些留言自始就不真的是要給板主看的,而是一種虛擬的、自我完成的表白。對於這種特殊的表白形式,我們早就習以為常,因為在各種喪葬儀式中就是這樣進行的。因此,就如同所有的喪葬儀式一樣,主要的目的都不在於完成埋葬的技術過程,而是要讓生者安心,要讓作為社會文化事件的死亡,在生者的文化系統裡得到解決。

但是,與一般的喪葬儀式不同,來這裡捻香默禱的大多不是親友故人,而是路人甲乙丙丁,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對楊超甯表示關心與支持。他們都提到了死者生前力抗惡房東的義舉,這顯然是眾人同情的原因(注意,此一著重點與親友的悲傷不同)。但是,楊超甯不是在生前向網友、向校方求助無門嗎?不是說這種無人援助的情況可能導致了她的自殺嗎?怎麼在她死後突然湧現出許多支持者呢?

說穿了,許多第一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的支持者,其實是因為楊超甯的義舉而感到不安,因為她做了眾人皆認為是對的、卻沒有勇氣真的現身去實行的事,楊超甯的形象因此成為一個道德的針刺。由此觀之,這些幾乎全部以第一人稱口吻寫給楊超甯的話,性質上更接近通過神父(楊超甯)向上帝(道德)進行的「告解」,而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悼念。此外,如同一般的告解,這裡的告解也是私密性的,沒有人表露實際身分,持續維持在楊超甯生前的匿名性;也沒有生者之間的互相討論,眾人告解完後會有何種作為,依舊模糊難測。

【活著才更需要理由】

現在我們可以回過來談那個誘人的神秘疑問:為什麼這麼美麗活躍的女學生要自殺呢?這個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有解答,這有點像是一般人都經歷過的低潮經驗:面對自己的低潮,自己往往說不清楚是為什麼,而當我們能夠說清楚是什麼造成低潮的時候,低潮也就大致過去了。而能夠說清楚的那個人,已經走了。如果我們是告解者,那麼楊超甯就是殉道者。

但是,與其停留在告解者的層次,或是由於該死亡事件違背一般的常識規則便轉而尋找各種「疾病式」的理由,我們或許更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人們感到需要一個理由來解釋楊超甯的自殺,因為接受現行的常識規則的人們不理解,這個規則有什麼不對。從一般人的眼光看來,不活下去──自殺是需要理由的,而且需要一個十分重大的理由。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從自殺者的角度來說,事情可能恰好相反;所謂的常識規則,往往不就是既有的這一套不公義、不合理的統治秩序的一部份嗎?對自殺者來說,接受現行的常識規則,選擇在這個令人痛苦的世界活下去才更加需要理由。畢竟,所有的動物之中,只有人會對自己的存在進行思考,然後決定該活下去或結束生命,從這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找到了足夠的理由,人類才能活到現在。對於動物而言,活下去是天經地義的事,對於人類而言,to be or not to be,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選擇。

自殺者自殺的理由往往不是積極的而是消極的,意即,他/她並不清楚為什麼要自殺,但卻知道自己不想活下去。對於這些自殺者,最好不要像慣常的做法那樣把他們視為瘋子,因為,今天的時代情況已經顛倒了。在資本全球化之下,各種社會問題持續惡化,使得台灣的自殺人數逐年攀升,堂堂列入國人第九大死因。在這樣極端的年代,對於任何一個具有健全理智的清醒的人來說,活下去都是需要理由的,不知為何而活則無異於行尸走肉。因此,如果我們願意深刻地體會楊超甯的心境,那麼,與其追究、懷疑楊超甯自殺的理由,不如反過來質問我們自己,我們要為何而活?

從這個角度思考,楊超甯的義舉形象已經暗示了一個開端。正如本文的開頭所言,楊超甯作為一個形象文本,其生命正要開始,而其終點將通向何方,我們尚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觀看楊超甯的我們不沿著反思自我生命意義的方向前進,那麼此一過程將永遠無法開始,成為失去開端的過程,一如我們失去楊超甯一樣,只不過,這將是第二次失去,而且會是永遠的失去。


原載於:《新國際》雙周報,2007.02.1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