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4

【左右看】監察院公布政治獻金結算

【左看】管窺資本政治
李亮(文字工作者)


監察院於8月底公布了2010年的政治獻金結算情形,媒體的報導點出藍綠兩黨捐款來源的對比,指出國民黨多企業大額捐款,而民進黨多民眾小額捐款。簡單計算後可知,民進黨收到的個人捐款約1億元,佔其政治獻金收入53%,但國民黨的個人捐款7千萬元也不算少,占其政治獻金收入的42%。民進黨固然將此一差距解釋為其親民、乾淨選舉策略的表現,但實際情況可能更加複雜。

首先,民進黨的小額捐款並不自蔡英文才開始,目前只是因應選戰策略而更加強調,並不就意味著政商關係的變化。而且,從2004年以來的數據來看,政治獻金向來有明顯的「西瓜效應」,對於勝選希望較小的一方,民眾與企業的捐款皆會較低,捐款情形並不全然是政黨策略選擇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政治為資本服務本不以實際的捐輸為必要條件,歷史上多的是乘普羅民意之助而為資本效力的政治案例。

而這次結算結果另一值得注意之處,是一些企業對藍綠雙方都押寶的現象。這也是行之有年的作法。已有研究指出,台灣企業的政治獻金與其股票報酬呈現正相關,且藍綠皆捐的企業具有更高的股票報酬。


【右看】集資而非受控
王放(政治評論員)


監察院於8月底公布了2010年各政黨政治獻金收支結算情形,其中顯示國民黨政治獻金收入為2.4億元,高於民進黨的1.9億元,且對兩黨的捐款結構不同,國民黨有1.6億來自企業捐款,個人捐款僅7千萬元,占比42%;而民進黨則有1億元來自個人捐款,占比53%。這8%的差距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其意義值得細究。

政治與資本之間的關係,在學理上始終是爭論不休的議題。許多評論者常將目前世界各國選舉經費的高漲,理解為政治的資本化,理由是一般人絕無可能負擔如此鉅額的選戰經費,因此便推論選舉政治已然被資本綁架。然而,由上述數據來看,國民黨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營利事業,或許可以歸入資本影響政治的例子,但民進黨的政治獻金主要來自於小額捐款,甚至不少單筆低於100元的捐款;這些民眾的捐款額雖小,但聚沙成塔,依然為民進黨累積出可觀的政治經費。面對此種運作模式,我們便很難遽然論斷資本已經全面控制了台灣的政治選舉。

與其說資本控制政治,上述數據毋寧顯示了相反的意義:只要能打動民意支持,自然不難籌集選舉資源。


From: 台灣立報2011.09.14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