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6

【轉載】教育與個人前途的迷思

■作者:徐世輝(企畫人員)

敏感的人應該可以注意到,近來關於「科技新貴轉行開小店」、「中階經理人尋找自我」的新聞逐漸多了起來,真正能賺大錢的似乎都是個體戶的小生意,甚至「專業性」不那麼高的工作,甚至網路上也會有「寫程式不如賣雞排」、「博士收入不如修機車」的文章不斷流傳。

這些都不是單一的事件,如果放大來看,這其實是教育與個人前途之間的關連性開始鬆動所致。

以美國為例,教育程度與個人未來收入曾經有密切的關連,它甚至曾經是階級流動的來源之一,但是,這個連結卻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逐漸脫勾。例如,曾經擔任美國聯準會副主席、後來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的布林德,就曾經針對1975年之後,收入與學歷之間的關連性進行研究,他就發現,從1975到2000年之間,扣除了通貨膨脹因素之後,美國民眾的收入與學歷之間確實有相關,大學學歷與高中學歷的收入差距,一度開始加大。

但是,2000年到2004年間,大學以上學歷的員工,平均收入卻下滑5%,高中學歷員工的平均收入卻微幅上揚。然而,在統計數字之外的整體趨勢是,繼製造業大幅移轉到開發中國家後,原本被視為「專業人士」的電腦工程師、律師、醫事人員也開始面臨委外的風潮。

1990年代時,判斷工作是否會移轉出去的標準,是「技術門檻」;但是,到了2000年之後,學術界開始認為,工作過程與電話線、網路線接觸越頻繁的職業,越是屬於「工作消失」的高危險群,悲觀的估計甚至認為,美國有將近3分之1的工作,未來都會委外。

這些認知與所謂的「知識經濟」、競爭力,甚至是1980年代受教育的中產階級所熟知的常識是明顯抵觸的。以往所認為,教育、專業是全球化風潮下,個人自保不二法門的觀點,受到現實的嚴厲挑戰。

於是,較敏銳的個人,就開始興起「不如歸去」的喟嘆;而一些學者也意識到,這個趨勢有可能摧毀中產階級,主流社會所賴以運作的基本理念:「自信、教養、品德……」

包括第一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薩謬爾森,曾經鼓吹精簡式生產的沃麥克等主流學術界的人士,都對這個趨勢憂心不已,薩謬爾森甚至曾發表文章,認為委外、代工的方向,其實是錯的。

不過,書生之見畢竟無法抵擋全球化的滾滾洪流,於是,我們就看到越來越多從工作中「幡然覺醒」,然後瀟灑在其他領域「尋找自我」的上班族。

From:《台灣立報》井邊之蛙專欄 2007.12.0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