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世輝(企畫人員)
南韓總統大選落幕,本地媒體關注南韓政情時的起點,是「政治人物的敢作敢為」在南韓經濟「奇蹟」,特別是從1997年金融風暴中迅速恢復的過程,所扮演的角色。
不過,南韓政治人物的影響力,特別是我們以往所理解的大財團/財閥與政府之間形成緊密關連的韓國政經運作模式,從1997年之後就已經開始轉變。
當時,在國際貨幣基金主導的結構調整計畫(SAP)下,韓國政府被迫讓出政治的主導權,最主要的讓步是開放外資入股、購併(包括惡意購併)南韓企業,然後,國內的12大財團開始進行切割。
於是,10年前赫赫有名的大宇、現代、雙龍、金星等財團的聲勢不再,原有的部門,不是由外資入主,就是成為獨立的公司,如金星的顯示器部門與飛利浦合資成為液晶顯示器大廠LG Philips、現代電子從集團中獨立成為專業的記憶體廠;而經過切割後逐漸凋零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例如大宇的電子部門。原有的產業,經過「結構調整後」後,比較完整的大財團,僅剩三星,而原本以財閥為主的經濟、產業結構,也逐漸朝向中大型企業林立的運作模式。
根據統計,僅僅是1998年,外資進入南韓的規模,就相當於1962到1997年總計的1╱3;當時外資持股過半的南韓大企業共計149家,總獲利相當於南韓全國產業的1╱5。
南韓政府就以他們對外資開放的程度,而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的「模範生」,這也是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組織,近年不斷的鼓吹以購買力平價(PPP)GDP數據,來強調南韓經濟實力大好的背景之一。
透過開放外資、韓圜貶值來促進出口,以及積欠外債的作法,固然讓帳面的經濟數據在短時間恢復正常,卻不符合經濟學「自由市場」、「看不見的手」的概念;而放任外資「染指」國內企業,更與「大有為」政府的概念背道而馳。而更嚴重的是,包括通貨膨脹,以及衡量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都顯示經濟結構的失衡。
然而,在國際資金的推波助瀾下,南韓政府很難有什麼自主性,這或許也是近幾屆總統選舉操作,逐漸朝向反貪、兩韓統一、民族自尊等議題的主要原因。畢竟,政府已然失去「大有為」的施展空間,只不過,原有的舞台並沒有完全消失,戲棚下的觀眾仍不願散去。
From:《台灣立報》井邊之蛙專欄 2007.12.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