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2

【左右看】美中雙逆差

【左看】危機改變了甚麼?
李亮(文字工作者)


美國日前發布2012年1月的外貿統計,進口數額遽增導致貿易逆差達到526億美元,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新高,其中約一半逆差來自中國。但與此同時,中國卻也出現了巨額逆差。統計顯示中國於2012年2月出現了1989年以來最大的單月逆差,超過314億美元。這兩個現象初看起來並不吻合,實則反映了當前經濟結構的深層問題。

美國的鉅額貿易逆差代表所謂「全球失衡」,是美國官方解釋金融危機的遠因之一,並在此基礎上採取了出口倍增計畫、推動自由貿易協定、施壓中國提高人民幣匯率等政策。然而,隨著美國的經濟稍見復甦跡象,美國經濟又自動回到老路上,顯示美國的全球失衡導致危機論或者是胡說八道,或者早已積重難返。

另一方面,中國其實每年2月由於春節效應都會出現出口減少、進口增加的現象,本不足為奇,但今年幅度空前的大,反映出歐元區危機以及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的劇烈衝擊,可說金融危機的後座力正向中國襲來。更糟的是,提振內需口號喊了多年,儘管一些地區工資有所上漲,但中國整體工人工資占GDP比例依舊低迷。

由此反觀危機以來的種種調整政策,都似是隔靴搔癢。


【右看】中國,轉型中
王放(政治評論員)


由於美國經濟復甦漸上軌道,就業市場與民間消費的表現日趨良好,加上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美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011年逆差5,580億美元,2012年1月則比上月又成長了4.3%,達到525.7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達到260.2億美元。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自然會再次加劇美中之間貿易摩擦,而更重要的是,此種中國出口、美國進口的全球失衡模式乃是促成金融危機的遠因之一,從美國目前的數據來看,美國人顯然甚麼教訓也沒有學到。

然而,如果對照中國的統計,則又是另一番情景。儘管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仍在成長,但2012年2月中國卻出現了314億美元的巨額逆差,是1989年以來最大的單月逆差。與上述美國數據對照可知,逆差的原因不是來自美國市場出了甚麼問題,而是歐元市場以及全球油價上漲所致。另一方面,中國自2008年以來出現了工資上漲的強烈趨勢,國內的消費市場也迅速增長,中國政府也擴大對外開放、工業轉型升級等措施,相信內需的比重應能逐漸上升。

經濟模式轉型有了初步成果之後,緊接著便是政治體制的轉型。

From: 台灣立報2012.03.14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