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5

【立報左右看】黑水遭訴,美官員辭職

【左看】當保全成為法西斯衝鋒隊
李亮(文字工作者)


上個月17日,美國黑水保全公司一名警衛,在完全沒有受到攻擊的情況下,在伊拉克人潮擁擠的尼索爾廣場開槍打死17名無辜民眾,引發軒然大波,致使美國務院外交安全局主管於本月24日辭職。

該公司仗著資助小布希上台的良好「關係」,承包了上億美金的生意,保護在伊拉克的美國官員。老闆艾瑞克‧普林斯秉承美國海軍突擊隊傳統,對所有伊拉克人採「有罪推定」,放任下屬一切「先開槍再說」。去年聖誕節前,黑水的保全甚至槍殺了伊拉克副總理的貼身保鏢,而美國務院的反應竟是花25萬擺平案件,並將該員保護出境,不受審理!

面對此種以百姓乃至一切伊拉克人為芻狗的暴行,除了看到美國帝國主義的歧視與殘忍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法西斯特質。直到今年增兵之前,駐伊拉克美軍有13萬5千人,但私人武裝保全則高達18萬人!這些私人武裝保全其實與納粹時的衝鋒隊相似,工作性質與軍隊一樣,同時遊走於法紀邊緣,四處滋事。只不過,納粹衝鋒隊最後遭軍隊反撲擊潰,但美帝的衝鋒隊至今仍在軍隊協同下壯大!


【右看】金磚產業的成功秘訣
王放(政治評論員)


保全產業早被世人目為新興的金磚產業,尤其隨著社會風氣的變化,犯罪手法日趨多元,民眾對於保全的需求日益增加,近來更在科技安全豪宅風推波助瀾之下,使整體產業更加興旺,據估計,到2008年,全球安全監控產業的產值將高達2010億美元。

然而,儘管台灣的科技產品在全球安全監控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但整體發展依然停留在企業作廣告的階段。看看美國的黑水保全公司就知道,當台灣廠商仍在辛苦加班,趕工生產一個個監視器的時候,美國的黑水公司早已在伊拉克輕鬆賺進了800多萬美元。即便伊拉克的保全工作比較難做,經常要面對中東伊斯蘭徒眾的瘋狂自殺攻擊,但是黑水公司卻能取得美國政府的最高支持,不僅授權使用所有高科技的致命武器,與軍方協同作業,而且還與軍方達成默契,遇事可以先開槍再進行調查,即便誤殺了,也有老闆和美國官員挺著,用車禍、跳彈等說法掩蓋過去,合約穩固依舊,保證獲利。

黑水公司是怎麼成功的呢?說穿了很簡單,就是三流企業做廣告,二流企業作文化,一流企業呢?做政府!

From:《台灣立報》2007.10.26

2007-10-24

【轉載】Alan Greenspan: Class Warrior

By MICHAEL YATES
October 11, 2007

Alan Greenspan’s new memoir has put his tenure as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on the hot seat, as critics ask whether he bear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housing bubble and for his failure to vocally reject the Bush tax cuts. Missing from this criticism is 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s about. The real job of Mr. Greenspan and his predecessors and successors is to protect the country’s creditors and in the process extend and solidify the ownership and control a tiny minority of extremely rich persons have over profit-generating property. By extension this means that the monetary authorities aim to diminish and weaken the political strength of working people, who through their collective actions have provided the only real counterweight to the power of the wealthy.

Consider the housing bubble and the very low interest rates that brought it about. In our travels my wife Karen and I met a wealthy and prominent man in a Midwestern city. He was a successful professional, and he has used his considerable earnings to buy real estate.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his holdings have risen dramatically. Today he is perhaps the largest real estate owner in town.

It occurred to me that a key to this man’s ability to accumulate property was the very low interest rates generated by the easy money policy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that marked the first half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2000, the stock market began a precipitous decline, first in the “dot-com” sector and then, in 2001, the rest of the market. In the late 1990s, there was a sharp run-up in prices, which, as often happens in capitalist economies, had become a bubble, with investors buying stock simply because everyone else was. The stocks of companies that had consistently lost money and had limited prospects for future profits were trading at remarkably inflated prices. When the big traders started to sell, the floodgates opened and prices plummeted.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compounded the bear market, and share prices fell further. As those whose wealth had diminished and whose debts had risen were forced to cut their consumer spending and investment, what economists call aggregate demand for the economy’s output began to fall and threatened a recession.

Presumably to forestall a downturn,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chaired by Mr. Greenspan, began to implement monetary policies that pressured interest rates sharply downward. According to standard economic wisdom, falling interest rates will stimulate both consumer and capital spending, increasing both output and employment. While these things happened to some extent, the main outcome was that low interest rates (lower than at any time in forty years) encouraged borrowing, not to finance the building of productive capital, but to buy real estate. New home construction boomed (with, by the way, many socially negative but seldom discussed consequences— deforestation, traffic congestion, continuous road construction, air pollution, and erosion of communities by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home owners.) Sales of existing homes skyrocketed too, as did the refinancing of mortgages, with the latter fueling a burst of home repairing and remodeling.

Because of low interest rates, the businessman we met was able to leverage his existing properties into much larger holdings without incurring high-interest mortgages. As his wealth increased, so too did his political and social influence in the town. And his ability to purchase still more property rose in tandem with the greater wealth the low interest rates made possible. All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businessmen like this one; and in cities large and small, they have gained what we might call “class power.” They are not the economic elite, which owns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the economy, but they are closely allied with and take direction from them. And of course, those who do control the “commanding heights” acquired property on a scale that makes our businessman look like a piker.

For working people, low interest rates meant something different. Some were able to refinance mortgages and reduce their monthly payments, but for most the money saved was simply spent on consumer goods. If money was borrowed against houses that had appreciated in value, the result was still more debt. If new homes were bought, there was a good chance, especially for minority borrowers, that the interest rate was not the low one given to richer borrowers. Instead banks gave so-called subprime loans, with higher rates and thousands of dollars of hidden charges. As real estate growth degenerated into a “bubbl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an orgy of dishonest advertising, urging everyone to become a home owner. Thousands of poorer, working-class people were sucked into a bevy of mortgage schemes that promise years of debt dependency, bankruptcy, and foreclosure.

Alan Greenspan’s low-interest-rate-fueled real estate boom was in essence a form of class warfare, strengthening the power of large property holders while reducing that of working persons. Recent Fed actions confirm this. The interest rate cuts will not help homeowners now in trouble. The banks will not cut deals with them, and prospective buyers will not get lower rate mortgages. The banks and other creditors, however, now have the liquidity necessary to help them ride out the crisis. And should the economy slip into recession, so what? Those on top will buy up those without enough ready cash to withstand a downturn, concentrating economic power still further. Workers will lose their jobs, and there will be more foreclosures. But they are too disorganized and demoralized to do anything about it.

Low interest rates used to be a rallying cry of American populists like William Jennings Bryan. Farmers and small business owners needed low rates, they said, to compete with their larger rivals. Workers joined them in great political upheavals. But in a society marked by large income and wealth inequalities and a moribund labor movement, low interest rates only served to make such disparities wider. They made the rich richer and the poor poorer. It is difficult to believe that at least some of this wasn’t intentional. During the Greenspan years, we have witnessed a rush of money flowing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now more unequal than at any time since the 1920s. Economic—and political—power are firmly entrenched at the top too. Alan Greenspan did his job well.

{Note: This first appeared in Counterpunch at http://www.counterpunch.org/yates10102007.html. It is based upon a story in the book.]

From:Michael Yates' Blog

2007-10-19

【立報左右看】文學獎挺黑人,醫學獎挺白人?

【左看】華森不倒,萊辛不老
李亮(文字工作者)


1962年34歲即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美國白人華森,近日卻再度主張基因決定了黑人不如白人聰明,挾其諾貝爾光環引起軒然大波,殊不知所謂「聰明」與否皆根植於一定的社會值價體系:農民對土壤、作物的生產知識,與大學教授腦袋裡裝的四書五經,孰憂孰劣?但華森的「科學種族主義」卻把此一社會價值體系完全抹平,異想天開地替白人的優越地位尋找基因原理。

與華森針鋒相對的是今年的文學獎得主萊辛。儘管88歲的她可能是史上最老的得主,但她早於1950年的處女作《野草在歌唱》中,便以其左翼關懷結合南非下層白人的生活經歷,以驚心動魄的寫實主義筆法,深刻批判了種族殖民制度以及白人的偽善與矛盾心理,更在南非文學史上較早地成功塑造了一個具有愛憎情感的、活生生的黑人正面形象,顛覆了白人加諸於黑人的愚蠢、麻木、低能等偏見。

可惜,類似華森之流、以現代外衣包裝的種族主義,竟從19世紀講到21世紀,依然不絕如縷。就憑這一點,萊辛的批判便永不嫌老,頒給她的文學獎也絕對不晚!



【右看】華森不老,萊辛不瞭
王放(政治評論員)


諾貝爾獎給88歲高齡的多麗絲‧萊辛,實在令人失望。萊辛作品不能說不好,但她真的是老了,基本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左翼政治與人道主義情懷裡,至於她的女性主義其實只是半調子,並未走出男性設下的政治、社會大敘事。她的處女作《野草在歌唱》雖然描寫了南非下層白人女性的情慾掙扎,但完全被整合進種族主義批判的陽剛敘事中,只因迎合了當時的時代氛圍才得以爆紅。

倒是196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華森,近日接受〈星期泰晤士報〉訪問時指出,近十年的科學研究證明,黑人基因與白人不同,使黑人智能低於白人。華森更以此立論,指陳先進國家對非洲的援助政策預設有誤,應該在黑人比較蠢的認識下改弦更張。此一觀點恰為萊辛的對立面。

那麼,孰是孰非?上世紀的萊辛就黑人問題的矛頭指向非常清楚,即南非的種族主義制度,但如今,南非黑人早已執政,眾多優待黑人的政策卻依舊無法改善黑人的貧困與失業。在此一背景下,我們再回來看華森的理論,或許就不再那麼離經叛道,反而確實有其成立的可能性。


刊載於《台灣立報》2007.10.19

2007-10-17

【菜記者日記】修道院的變遷

14世紀以後,修道院被人們貼上了虛偽、墮落、腐敗的標籤,最好的情況下也是封閉的象牙塔,殊無正面意義。然而,一般人並不熟悉,歷史上的修道院曾經發揮過極為積極、入世的作用,對於中世紀歐洲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幫助甚大。

修道院可追溯至西元3世紀時期的埃及,由一位沒有宗教信仰的青年安東尼所開創。約286~325年間,他捨棄家產,遠離家園,棲身於山洞中,每日苦思冥想,以自己造成的肉體痛苦來詮釋現實社會中的苦難,從中獲得慰藉。這種隱居方式具有東方宗教傳統的影子。

安東尼所處的3世紀,羅馬帝國正處於全面危機,政治混亂、農業萎縮、社會動盪、道德敗壞。基督教會則自2世紀以來即被富人把持,也與羅馬貴族的驕奢淫逸沆瀣一氣,成為壓迫奴隸與下層民眾的工具。許多基督徒為了反抗基督教會的專制腐敗,躲避羅馬帝國的壓榨,也仿效安東尼過起了隱修生活。這些隱修者中少有基督教的教士,多半都是世俗的基督徒。

初期的隱修者都是獨自一人隱居(英語的修道士monk即來自monos,意為「單獨的人」),以期能solus ad Solum(單獨地通向天堂)。後來為了自保與對抗統治者的迫害,逐漸發展出群居的、有組織的隱修社團。他們克制慾望,力守貧困,堅持依靠自己的勞動維生,有的耕田、有的從事手工業,自成一個獨立避世的經濟體。

儘管380年時基督教會曾作成宗教決議批判這種隱修生活,並規定教士不能成為隱修者,但是惡劣的社會環境卻使得隱修社團不斷發展、擴散。最後,一些基督教神學家也認識到隱修制度的優點,轉而試圖將隱修生活納入基督教會中。

被後人稱為東正教修道院之父的希臘基督教神學家巴西勒,是推動基督教會建立修道院的先行者。他在小亞細亞北部的一塊荒地上組建了一個修道院,並制訂了嚴格的規章,將修士每日的時間劃分為祈禱、勞動、讀經三個部分,而且他非常強調勞動的價值,認為勞動是完善靈魂的方式之一,比苦修更有意義。巴西勒的首倡經過奧古斯丁的推廣,西元523年在本尼迪克手中制訂了作為後世修道院基石的本尼迪克院規,要求自願進入修道院的修士要將財產分給窮人或捐給修道院,而且在祈禱與誦經之外,還要在院長的組織之下集體勞動,開墾荒地、製作手工產品等等。以本尼迪克院規為代表,修道院正式脫離了它原本避世的、無結果的消極性質,轉而變為入世的、積極的、「為基督而戰的兵團」;自我體罰被積極勞動所取代,個人逃離社會被集體宗教紀律所取代。

這種轉變呼應了當時的社會需求。伴隨著羅馬帝國的衰敗,西元4世紀開始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對於歐洲的文明造成空前的衝擊,連年的戰亂使的生產荒廢、城市凋蔽,進入所謂的「黑暗時代」。在當時的情況下,羅馬時代的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正是通過修士的勞動才得以保存下來。日耳曼人建國之後便利用修道院幫助他們把民眾重新組織起來進行生產活動,因此許多修道院都是其所在地區農業開墾的最早基點,並發展成為該地區的經濟與文化中心。直到西元10世紀興起的西多修道院改革運動時,每一所西多派修道院的建立,也都伴隨著一次帶領民眾開墾荒地、增加生產的運動(「西多」在古法語中即指「向沼澤進軍」),對當時的經濟生產貢獻卓著。

然而,隨著修道院在民眾世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吃重,來自財富、權力的誘惑與限制也就與日遽增。隨著修道院地產的增加,修士們逐漸脫離勞動,轉為監督農奴勞動和徵收地租。修道院更在封建君主的特許下取得建立市場進行貿易的特權,在德意志直到12世紀末,有十分之九的市場權都由教會和修道院掌握。由於修道院逐漸失去了原先成立的精神與作用,在12世紀之後先是遭到新興的遊方托缽僧運動的削弱,後又有隨著社會經濟變動而出現的路德新教的打擊,修道院興盛的年代於是一去不復返。

整理自《修道院的變遷》,王亞平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

以上的內容是我從《修道院的變遷》一書中整理出來的,本來要用作「宗教社區」專題報導的一部份,不過主編看了很不滿意,全部刪除。

主編不喜歡的原因是與她設想的方向不合。她要的是「可以自在出入紅塵」的那種,她說這些對讀者才有意義,所以,以出家人為主的佛教叢林、基督修道院等都在排除之列。

此一方向與主編事前說法不甚相符,算是小事,畢竟即便是主管,思路也有個發展過程,別嚴重到朝令夕改就行。問題是,這樣客觀上等於把傳統宗教團體全部排除了,因為傳統宗教團體幾乎皆以出家人為高、在家眾為低,以出家人為組織核心,在家眾也較少共居共食的組織。這樣一篩,剩下的都是些尚未制度化、或是提倡生活即修行的新興教派。

唉,早說嘛!害我拼命翻書,整理了這麼一大篇……

這大概就是菜記者依然無法將思維模式轉換過來的代價吧!

【菜記者日記】痛苦的轉換

像我這種人當了記者,頭一個困難就是要轉換文體。

過去寫慣了評論與報告,一下筆就是客觀、主觀、結構、主體、主要條件、次要條件、脈絡、爭點、通說、甲說、乙說、丙說……。任誰都知道,這樣過不了關。

因此在應徵之初,我就狂吞了一堆採訪寫作的作品與教材,也拼命提醒自己寫評論跟寫報導故事是兩回事,同時努力揣摩同事們的寫法與主編的風格。然而,曾在我眼前駐足的學術論文畢竟還是比壹週刊多了幾篇,曾從我手下生產出來的報告畢竟還是比報導厚上一些,積重難返的結果,初稿一出來就被圍剿;「文字太硬」、「太嚴肅」、「認真過度」、「不要寫報告」、「要柔軟」等等排山倒海而來,讓我毫無招架之力,當場溺斃。

溺斃之後還不能超生,稿子要改到好才能重新做人。好一點的退個兩、三次,最慘的一篇主編乾脆自己動手重寫,傳到其他同事手上校對,不知情的同事竟誇我寫得很好看,教我薄薄的臉皮不知該擺出什麼表情,只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更麻煩的是,不同的文體代表著不同的思維模式,從學術研究到新聞報導,其間的差距遠不只是幾個字怎麼寫得通俗生動,而是相當不同的兩種思維方式與工作方式。

這才是接下來真正痛苦的轉換過程。

2007-10-16

【菜記者日記】當了記者

折騰了一陣子,不無意外地當上了記者。

原以為會較有餘暇唸書,但進來至今一個多月,依舊不得閒,還常加班到半夜,如此,白天外出晃蕩採訪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自由,而是勞碌,非朝九晚六的彈性作息也幾成「我身非我有」的惡夢。

然當今之世,以我貧弱的背景與能力,又豈有不勞碌的道理?與更多勞碌仍難得溫飽的人相比,我衣食無缺,還能在這裡填部落格,已是萬幸。

萬幸之外,記者工作也為我帶來了其它東西,其中的一些就記在這裡。不論好壞,總歸是帶著新鮮的「菜味」,足供日後回味。

2007-10-15

【轉貼】評介《美國工人階級家庭生活》

本書中譯本出現在網路上了!可以自由下載!


《沈默的大多數——美國工人階級家庭生活》
【美】莉蓮•B•露賓 著,汪澤青 張衛紅 譯
齊振海 審校,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7月第1版

  這是一本頗讓我感動且獲益不淺的書,描述的雖是美國工人家庭,但同樣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看待自己的生活。雖然很遺憾,書中有許多句段譯得很草率,甚至文句不通,這很可能要歸咎於排印後沒有認真校對。作為開業的婚姻和家庭治療專家,同時又是激進政治的參與者,莉蓮•B•露賓走訪並精心研究了50個美國白種工人階級家庭,探討“他們生活中緊張的根源”,亦即“美國社會中深刻的思想意識與社會矛盾”。這些家庭位於三藩市海灣周圍12個不同的社區,離城市的距離半徑為50英里。她也採訪了一些職業中產階級家庭,作為對照。她體切地留意到這些工人夫婦所描述的早年與現今生活、工作方面的種種細節,敏銳地分析各種經驗和心理作用方面的因果關係,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上的階級色彩。

  從網路上能夠搜索到的相關資料和評論真是太少了。這也難怪,因為此書印數才一千本。唯一找到的評論是宋君華《一幅無聲的畫》,批評政治權力和社會資本的結盟將弱勢群體的聲音排擠於媒體之外,美國明顯的、“在某種程度上已形成了社會矛盾”的收入差距。他站在“人權——具體的人”的立場上,讚美露賓博士“憑藉著社會良知把目光投向了被遺忘的弱勢群體”。

  這樣的評論顯然是不夠的。本書除了提供“一幅全面、忠實地展示了當今——應該是70年代——美國工人階級生活的肖像畫卷”(宋君華),作者還致力於剖析社會存在、階級結構、意識形態如何形塑工人階級的意識、心理和行為。莉蓮•B•露賓本人“出生在一個白種的工人階級家庭裏”:“我經歷了由於貧窮而感到沒有安全感的種種痛苦,以及發現我的老師把我寡居的移民母親視為無知的人、把我視為未開化的孩子的痛苦。我很小就認識到我為我母親的外國口音感到羞愧,認識到人們貶低我的家庭,輕視我家庭的文化。”後來,她進入職業中產階級,並捲入複雜的激進政治問題之中,不斷思考階級問題,組織工人階級團體,包括黑人與白人團體。“憑藉著社會良知把目光投向被遺忘的弱勢群體”可能是當代中國知識份子所能具備的最高覺悟吧,但在此書中,可以肯定作者是超越這一點的。比如,她不會說工人階級是“弱勢群體”,相反,她常常使用“鬥爭”這個詞,她非常珍視工人階級的力量和自信:“……如果在工人階級中存在著一個明顯的生活特性,那就是有能力參與鬥爭並從中獲得新生,在生活存在著和經常提出如此多的困難和問題的世界裏,這是一種具有相當價值的特質。一個26歲的家庭主婦、兩個孩子的母親帶著某種嚴酷的滿意,總結道:

  ‘我想為了活著,你不得不有很大的忍受能力。而我就具有忍受和生存的能力。’”

 作者在不同的地方談到美國式個人主義倫理,指出它怎樣扭曲受害者、生存鬥爭的失敗者的心理。這種與“美國夢”相伴的個人奮鬥的倫理要求個人為自己的處境負責,它的另外一面就是宣稱社會已經是公平的了,已給予所有的人得以成功的平等的機會;階級,包括工人階級,以及階級差別是不存在的。它教導美國人相信“他們遵從的遊戲規則就是,任何人如果不折不撓地嘗試,十分勤奮地工作,都可以大有作為。……作為回報,‘幸運’者就會獲得一系列物質報償,汽車、填滿貴重器具的住房,也許還有露宿度假、卡車或小船。”在工人們更為貧窮的、需要忍受週期性失業痛苦的父母那一輩代,一部分人竭盡全力維持他們易受侵害的“安居生活”,成為“體面的窮人”,而即使這樣的生活仍然左支右絀;另外一半人則常常以酗酒、暴力、離婚、自暴自棄等方式來逃避。在這種倫理說教下,貧窮、無法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不僅意味著“艱難生活”,而且傷害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是“這個社會對工人階級的懲罰”。他們的形象因此在他人眼中烙著恥辱的印記,在兒女眼裏他們的威信也因此受損,這使他們意志消沉,“不愛說話和反應不靈敏”,而他們的“回答是更緊緊地堅持老的和熟悉的方式,更大聲地呼喊他們的價值。”

  同樣的羞辱壓抑著子女們:“他們知道老師蔑視他們的家庭背景,蔑視他們家庭教育的價值,他們知道在電視中表現的英雄沒有工廠工人、卡車司機和建築工人,他們知道他們的父母不在美國‘算數的人’之內,而且可能是最受蹂躪的,他們知道他們的父母也知道這些事。為什麼他們勸他們的孩子比他們做得更好和更有錢?為什麼他們內心帶有這麼多不分場合隨時爆發的憤怒?這憤怒在家中是無理地打罵,這憤怒是從外面的世界轉移來的,因為在外面爆發潛在著危險。”

  除了出於威信,還出於避免貧窮所導致的墮落,工人階級家庭傾向於嚴格訓導自己的子女,並希望學校也是如此。因此男孩很早就在情緒上學會了控制自己。職業中產階級則鼓勵子女的主動性,革新精神,創造性和自發性。這正是他們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而在工人階級的工作中,這些品質卻會被上級認為是妨礙。

  在這樣的家庭裏出生的子女很少有“再是一個孩子多好”的幻想,和那些出生於職業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相反,他們的集體習慣是掩飾“童年時代的痛苦和憤怒的根源”,雖然文化心理環境是鼓勵這種暴露的。這種掩飾,除了因為它是痛苦和憤怒的,同時也出於對父母的理解:他們要艱苦謀生,把子女拖扯大,沒有更多時間照顧和陪伴子女——當然,這也是真實的。童年的記憶總是充滿著匱缺,家中擁擠,家庭成員陷入“麻煩”,勞碌的父母,甚至酗酒和家庭暴力。快樂的童年是沒有的,童年中快樂的事則很少很少。

  階級和種族的社會偏見在員警對年輕人的管制那裏十分明顯:“在任何膚色的工人階級街區”,“小偷、破壞和入室,到大的盜竊、用致死武器攻擊”之類的指控常常指的是“如破門闖入一個空房子、從建築工地偷盜一些小東西、捲入街頭打架鬥毆、或者快樂地駕駛偷來的汽車”,而“在中產階級街區,這些行為只是孩子的惡作劇”。黑人年輕人則更經常地受到員警無理的迫害騷擾。

  貧窮、缺乏教育和職業指導,以及同樣重要的一點——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工作同時是忍受——使工人階級家庭的孩子很難有關於未來的幻想和計畫。男孩的幻想是做“一個牛仔,一個飛行員,一個明星運動員”,最多是(不可及的)員警,而不是任何一種專業生涯,但為了幫助家庭他們很早就必須工作。女孩則幻想成為“模特或女演員”,並常常以“希望結婚和以後的生活快樂”告終,而這種心態又往往根源於“離開壓抑性的家庭地位”、擺脫父母的權威、獲得自由的渴望(職業中產階級的後代則較晚結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階級結構就這樣代代相傳。事實上,階級之間的流動是很少的,大多數人只是在本階級的上下間流動。

  結婚通常很早。女的平均18歲,男的20歲。因懷孕而結婚的比例占了近一半(工人階級婦女對婚前性行為和避孕較多內疚,中產階級婦女則很少有這種心理,她們通常婚後三年才開始生育)。於是,不論心理上有無準備,這些“剛過青少年時期”、“常常從事不穩定的、低薪的職業”的男人開始擔負起帶回足夠工資的責任,開始為房租和吃飯擔憂。女孩很快懷孕,放棄掙錢的工作(假如有的話),並且立刻發現自己“要在用不充足的收入去管理家庭事務,去每天填飽家人的肚子的任務中抗爭”。沒有人的生活是像雜誌圖片上“美麗的家”那樣。“我們非常窮”,幸運的是,“可以收支平衡地維持生活”。有些人因為失業不得不搬回父母家裏住。這段困難年代加強了大家庭親屬的關係,並從此占去他們的大部分可利用的(交際)時間,一定程度阻礙了同鄰居以外的其他人發展友誼。此外,在露賓採訪過的這些家庭裏,有20%在婚姻早期階段需要短暫地依賴福利救濟金,這被妻子看作是丟臉和氣憤的,對丈夫則是一個打擊。情感、心理都在發生劇變。這是一場風暴,一段“為如此緊密相聯的在經濟上和感情上的穩定而鬥爭的年代”。

  當幸運地渡過這場風暴以後,穩固的家庭模式便形成了,當然,並不等於衝突不復存在。丈夫的工作更加穩定——雖然他也許討厭這一生必須承擔的艱苦的工作——收入增多,婚姻漸漸成為“舒服的港灣”,而且“或許是能夠行使他的權威的唯一地方”。他有較多的工餘時間做自己的事,有機會跟別的朋友泡在一起,或者坐在家裏看電視,因為照料孩子和家務都丟給了妻子,不管妻子是否也要工作。妻子即使有機會外出,也常常碰上“他不肯讓我去”。假如妻子滿意丈夫,她們的評價通常是“他是一個工作穩定的工人;他不喝酒;他不打我”,“所以,我真是不能抱怨得太多”,雖然“我太累了”。男性的權威是被公開承認的。這種傳統的家庭結構對我們來說一點不陌生。而在職業中產階級家庭,女性的平等權利、選擇權在思想意識上被認同,現實中的不平等和依附關係則被微妙地隱藏起來。妻子需要在社交、娛樂活動中亮相,需要“通達世故,見過世面;一個使人有趣的同伴必須知道一些關於最新的書籍”,這甚至是大公司雇用一個中、高級經理的必要條件。工人階級的妻子則必須有罕見的天賦才可能發展這些興趣,並且可能因此疏遠她所身處的這個熟悉的世界。

  在那個年代,女權運動,以及其他許多社會運動,都還只是職業中產階級的事,極少波及工人階級。今天的大部分工人階級的婦女雖不贊成“女權運動”(的標籤),卻已在實際生活中踏上了追求婦女解放的道路。

  露賓所訪談的這些家庭年平均收入1.23萬美元。1974年末,當地“維持一個典型的城市四口之家需要9973美元,只有達到15127美元才能維持中等的生活水平”。總之,在大多數家庭中,收入不可能自由支配。在家庭事務尤其是重要的開支上,“他提政策,她執行”。當出現異議,丈夫握有最後的否決權。不論妻子們對她們的婚姻生活充滿如何矛盾的情感,甚至滿意於自己的婚姻,但是當談及對孩子長大後的設想時,她們都願意女兒能獨立,“不要這樣年輕就結婚”。

  在此過程中,“他們幾乎未增加情感的滿足”,溝通卻出現了困難。他要獨自考慮,她呢,要說她的感覺(嘮嘮叨叨)。“當他們試圖談話時,她依靠她僅有的工具,她最熟悉的方式(感情);她變得更易動感情和富有表情。他求助於他僅有的工具;他變得更有理性,肯定是明智的。她對他叫喊注意她的感情,她的痛苦。他告訴她這種方法是愚蠢的……”。因為從幼兒時期,她的特徵就被設計為“消極被動的、脆弱的、直覺的、口頭的、易動情緒的一類”,他則屬於“積極主動的、粗暴的、理性的、非口頭的和不易動感情的一類”(露賓用南西•喬西羅的經改進的俄狄浦斯精神分析理論描述驅動性角色發展的道德力量,茲略)。這樣的分離自然不是工人階級家庭所獨有的,但是,中產階級家庭的男女有更多實踐和經驗來“克服老一套”,他們周圍有更多的榜樣。工人階級則找不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範例,從自己父母親的婚姻生活的記憶中也找不到。而電視只展示虛假的生活,肥皂劇中坦率而親昵的男性不用每天工作8至12小時,他們的職業富有魅力,而且總是邊喝咖啡邊休息邊談論問題。現實中的工人階級不可能借鑒諸如此類的方式來學習情感的溝通。

  性行為方面的問題和衝突也同樣深刻。露賓認為,這是由於社會化進程鼓勵女性“除了性表達以外所有她個人情感方面的發展”,男性則相反,“所有他個人情緒方面的發展都受到了壓抑,因而只能借助於性體現出來”。的確,性行為革命廣泛發生於美國社會的各階層,更多人嘗試更多樣化的性行為活動,但人們對它的體驗如何呢?儘管“數十年來,小說家、電影製作者和社會學家把工人階級的男性描繪成至多不過是行為粗魯、感受遲鈍的種馬”,只關心自身的急切需要,至多是草率而馬虎的,但統計資料表明:“各種教育水平的男性已變得愈加關心和對女性的性需要更加敏感。”男性在這場性行為革命中是占主導地位的。但是在工人階級女性方面,媒體宣傳並不能使她們信服所謂性自由的說法。“好女孩”、“壞女孩”的問題仍然存在。誠然,女性在成長中“沒有被教育過那種方式”(其實在性方面她們沒有被教育過任何方式),但在此後,女性仍然順從、被動、深感“內疚、拘束、不舒服”的狀況事實上仍被男性下意識地鼓勵著:“她知道的一切都是我教她的”;“她是個天真的女孩”,等等。而假如妻子不是在丈夫的教導下就成為有主見而積極的性行為參與者時,有些丈夫即感到失掉了“控制權”和“男子漢氣概”,進而導致性無能。

  在中產階級方面,雖然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女性並不一定是自由、無約束的。但是這些問題能夠更多地被公開討論,有時則求助於專家和性療法。

  大多數藍領工人的工作令人厭倦,“養家的責任”和“好男人的自豪感”並不總能彌補這一點。不穩定的職業將使家庭的經濟陷入困境。而在同一個職業呆久以後所得到的較好的薪水福利、資深的位置則進一步限制了工人可能的選擇。需要傳統技能的、能夠由工人自己較自由地加以控制的職業由於工業化的進程,由於資本的集中、工作的標準化和規範化——這種趨勢已越來越廣泛地從工廠進入辦公室——日益減少。粗暴的管理消失了,但是工人與工作的疏離感卻不斷增強。技能很少被談到,重要的是“訓練”和“責任感”。痛苦、超然、順從和厭煩是從事這類工作的男人的特徵。當缺勤和更換工作以至罷工的頻率上升時,政府、產業管理者和專家才開始關注“工作的人性化”。忍受這種工作,本身就是一場鬥爭。一些人在下班後再做些修車、裝修廚房之類“有趣的”、能發揮技巧和能力的事情,以這類方式來維護自己的人性感,另一些人則陷入筋疲力竭狀態,自暴自棄,使勁地吃、喝、看電視。

  迫於經濟壓力,58%的工人階級妻子在外工作,大多是兼職。她們的工資往往比男性低許多。勝任自己工作的滿足感、得到發展的處理複雜事務的能力、“對他人有用”所帶來的作為社會成員的自豪感,以及經濟與人格上獨立性的增強,令很多婦女感覺良好。妻子的收入對許多家庭來說,越來越不可或缺(不像職業中產階級,妻子的收入僅占家庭收入的9%)。不過,在丈夫看來,有時這是個恥辱,有時則威脅到家庭中男性作為中心的角色和權力。這是發生在家庭中的新的鬥爭,充滿著對峙、妥協、不滿,以至破裂,往往需要長時期的調整。但是無論如何,以維持在父權制家庭內部壓迫女性作為對男性在社會和經濟領域裏受壓迫之後的心理補償遭到了越來越大的挑戰。爭取男女平等,並且共同正視和改變男女同樣無權的狀況,還需要長久的鬥爭歷程。女性仍然擔負著沉悶而沉重的家務。當經濟萎縮的時候,巨大的社會壓力將把她們推回家庭,成為勞動力的蓄水池。

  儘管要面對每個月的帳單和其他困難和問題,但是同父輩相比,他們的生活似乎要輕鬆些,失業率沒有那麼高,而工資漲得比物價快,可以經常地購物以肯定自己的富裕和地位——這是他們所身處的文化告訴他們的,這是“做得好”和“過上好生活”的標誌。這些商品包括卡車、野營車、小船。為了支付這些費用而不停加班的結果是:這些東西很少派得上用場,一年僅有兩三次可以使用。盛行於父輩中的酗酒現象少得多了,家庭暴力亦然,有了更多夥伴,更多一點的休閒時間。這樣對比之後,疑惑平息了:“我的親屬生活比我們更糟,我從來沒有聽到他們抱怨,所以我們有什麼權利要抱怨呢?”雖然在中產階級看來,那種生活是太困苦了,根本不可忍受。

  採訪是在1972年進行的,也就是在戰後黃金時代的末期。從大學教材裏消失的經濟危機,忽然又空降到現實中來,並且,這一次是全球性的。作者所採訪過的那些家庭,有“一半以上的男人失去加班機會”,因而不能支付購物帳單,沒錢買新東西,“家裏稍新的東西被賣掉或者被收回”。家庭主婦不得不設法進入已緊縮的勞動力市場。3個家庭已離婚。人們不約而同地寄望於“下一代的幸福”。但什麼是幸福呢?憑什麼下一代會比他們過得更好?更高的教育?不錯,大學生的比例在增加。1972年,有大學文憑的人一生的收入是75.8萬美元,比多工作4年的中學畢業生高出60%以上(他們的平均年收入分別是1.6萬美元和1萬美元)。但是工人階級家庭對“上大學”和他們無力支付的學費並無概念。而且,統計資料似乎忘掉了一點:不同學位、不同名氣的大學的畢業生有很大的收入差別……從而模糊了現實的社會結構:爬到頂層不可能,爬到中間階層幾乎不可能。工人階級將很大程度上再生產自己,階級地位繼續決定生活的質量,共同經歷所創造的共同適應性將帶來屬於他們本階級的意識和文化:家庭生活的方式,養育孩子的方式,工作和休閒的定位……

  20年後重版此書,莉蓮•B•露賓寫下一篇新的導言:《重訪沈默的大多數:1972至1992年》。在這段歷史時間裏,中等家庭的收入基本平穩,占美國家庭1/5的高收入家庭的收入穩定增長,富人的腰包被雷根和布希盡其所能地塞滿,過去支撐工人階級高薪的製造業和建築業的工作卻逐漸消失。經濟衰退漫無止境,裁員風潮周而復始,“只有決策者及其隨行人員的生活保持相對不變”。通貨膨脹使得建立一個家庭所需的平均費用上升了21%,同時,年輕的工人階級家庭實際收入卻下降了30%。他們很難得到外來的幫助。從組織起來的勞動力數量減少的現象看,工人的階級意識似乎在降低,種族義憤卻升高了,人們把矛頭對準外國人。

  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政客們爭相安慰和拉攏“中產階級”,這個概念“被廣義地定義為除了富人與窮人之外的任何人”——露賓駁斥道——“對於政治家們以外的其他任何人都變得毫無意義”,“事實上,所有對於中產階級的討論都是為了達到混淆階級現實的目的,而不是為了劃清階級界限”。

  新的歷史進程不僅日益剝奪藍領工人的工作,到1990年代,更波及專業技術人員和低層次的白領工作者。更多的婦女湧入就業市場,共同承擔家庭負擔已從“偶然”成為現實。1970年代,發生在工人階級家庭的這種現象並不為官員和政治家所注意。今天,當中產階級陷入同樣情形的時候,關於家庭狀態的討論便通過許多渠道引起關注。但是,離男女同工同酬仍有很遠的距離。整個家庭的閒暇和社會活動時間減少了。當兩人工作的家庭數目增加,由於付不起請人照顧小孩的費用,許多夫妻只好輪班工作,這又導致夫妻間的交流降至最少,進而付出婚姻的代價。尋找時間和精力做愛也成了大問題。“離婚的革命”使過去相對穩定的家庭模式搖搖欲墜,出現了單親家庭、混合家庭、重組家庭和“由於離婚而使家庭擴大了的”家庭。女性仍然易受傷害,她們再婚的機會比離婚男士要低得多。天真的美國夢破滅了,“但是也有另一面”,某些覺醒和鬥爭正在開始:“是的,婦女參與要求重組傳統的家庭性別角色鬥爭的人數不斷增加是形成衝突的又一根源。但誰會說這比過去的順從和沮喪更為糟糕呢?”在種族和民族群體之間的衝突迅速蔓延的同時,“有比以前更多的相互間衝突的民族群體的成員和平共處于學校、工廠、商店、公司和鄰區。”

  “那麼也許,天真的失落不是一種社會悲劇。這也許只有當天真一去不復返、除去面紗的雙眼能夠公正地審視我們存在的問題並研究現實對策的時候才會體驗到。”

From:烏有之鄉

2007-10-14

【立報左右看】菲中農業協定暫緩落實

【左看】新資本,舊圈地
李亮(文字工作者)


中國總理溫家寶於今年年初東盟峰會會後訪問菲律賓,中菲簽定多項雙邊貿易協定,其中關於農業的有19項。然而,日前菲律賓政府卻由於農、漁民的抗議聲浪而對其中三項協定緊急喊停,引起各方議論。

事實上,受到爭議的遠超過目前喊停的三項。因為,第一,這些協定將大面積的菲律賓土地的使用權讓與中方企業,租用時間與面積皆超過菲律賓憲法的規定上限,對國有資源的主權形成重大威脅。第二,協定內容牽涉到將大批土地用於生質能源的栽種與加工,看起來似乎可以緩解油價壓力,但實際上卻會造成糧食耕地被侵奪、農民原住民土地被侵佔、生物多樣性遭破壞、間接刺激糧價上漲等等惡果。第三,由於這些協定內容的反人民性質,協定多半沒有經過民主參與的程序,在大多數民眾皆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簽訂了,使民眾對於影響切身權利的事項無從置喙,實際破壞了民主政體。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情況與其他歐美日資本的惡形惡狀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充其量可以說,數百年前的圈地運動表現為「羊吃人」,但今天的圈地運動則是「糧吃人」或「油吃人」!



【右看】小干擾,大躍進
王放(政治評論員)

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聯繫日益緊密,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也越發顯著。溫家寶年初訪菲,1月15日簽訂12項、1月16日再簽訂19項協定,顯示中菲關係已一掃過去南海主權爭議的陰霾,確實是溫總理口中的「黃金時期」。儘管日前傳來其中三項農業協定遭到暫停,但3比24,依然是大躍進。

細看協定內容,可知中國確實拿出誠意與兄弟博感情。以合作開發生質能源而言,菲律賓近年來飽受國際油價上漲之苦,早有發展生質能源的想法,2006年更通過生質能源法案,要讓生質酒精在四年內佔總汽油用量的10%、生質柴油佔總柴油用量的2%以上。然而,菲律賓空有土地與人力,卻沒有資金與技術。中國的合作開發可說是相當及時的推動力。另外,中國還對菲律賓農產品開放重要的國內批發市場、提供鉅額的優惠貸款、降低貿易障礙、合作保護雙方的文化傳統等等,絕沒佔菲律賓便宜。

日前遭到暫緩的幾項協定固有不利於菲方之處,但是貿易談判本就是有得有失,有交換有妥協,一點點的犧牲與摩擦,絕對阻擋不了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


刊載於《台灣立報》2007.09.27

【立報左右看】台灣律師20年增六倍

【左看】危機也可能是轉機
李亮(文字工作者)


據統計,目前國內律師考試每年錄取四、五百人,而二、三十年前每年則僅錄取幾十人,律師人數增多但市場並沒變大,以致沒資歷、沒人脈、沒名氣的菜鳥律師根本接不到案子,情況好一點的委身於大型事務所當上班族,差一點的只好轉行。

此種現象的成因,難道只在於錄取太過浮濫嗎?非也。律師與其他傳統司法人員如檢察官、法官的差別,在於律師理論上屬於「民間」,制度設計律師要站在民間立場與官府對抗。同是法律人,律師與法官、檢察官大不相同。既是民間,當然照民間規矩,在今天就是資本主宰的市場規矩,必須造成供大於求的自由市場,任由資本自由地揀選中意的打手。律師人數增多徒然造成彼此搶食的競爭加劇,弱肉強食。

然而,律師「錢」途黯淡,難道只能有一種結局嗎?既已確定從雲端跌落民間,同受民間疾苦,那麼,與其繼續向資本爭食,最後落得吃人或被吃的結局,聰明的、有志於正義事業的法律人, 何不斷絕妄念,重拾真正的民間即公民社會的立場,何不效法外國行之有年的批判法學運動,轉向成為批判國家與資本的人民律師?



【右看】一切按照市場機制
王放(政治評論員)

報載律師由於供過於求加上大環境不景氣,收入逐漸下滑,光環褪色。台灣人並不算是善訟的民族,卻效法興訟成癖的美國模式,大開律師窄門,致使國內律師增至近萬名,肯定有不少人接不到生意。

或有論者要憂慮此種供過於求造成某些人力浪費,並要政府積極介入管理。然而,取得律師資格未必要以律師為業,熱門的銀行業、科技業也是不錯的選擇,生命自會找到出路,更何況是這些通過律師考試的法律菁英。

事實上,律師的收入與地位下降或許動搖了一些人的期待,但毋寧更是市場機制的正常現象,從台灣律師的歷史來看更是一種進步的發展。過去錄取人數稀少的年代,律師的是社會地位高高在上,甚至比法官還要威風,因為他們不僅熟悉同一套權力的規則,又不受公務員身份的拘束,可以明目張膽地與資本合謀,日進斗金。不少法官、檢察官累積資歷之後都轉行作律師,正是為此。

如今,過去籠罩在律師身上的迷霧逐漸散去,市場機制的作用逐漸清晰。正是在今天,我們應該套用一位刻正競選總統的法律人之名言,高唱「一切按照市場機制」!


刊載於《台灣立報》2007.09.20

【立報左右看】量飯店搶進二級城市

【左看】商品降價,薪水降得更快!
李亮(文字工作者)

營業額居量販業第二的愛買為了對抗近年迅速竄起的全聯,開始規劃進軍二級城市,掀起新一波量販店商戰。這種量販店的普及化量販店固然帶來了便宜的商品,使民眾在物價節節高生之際多少有點喘息空間,但是,卻少有人思考過其背後支撐的經濟模式,其實對整個社會未必是好事。

量販店商品之所以能便宜,首先是壓榨勞工的結果。姑且不論那些生產廉價商品的外國勞工的低薪慘況,就以台灣自己來說,據政府統計,包含量販店、便利商店在內的綜合商品零售業,其員工薪資僅達一般人平均薪資的七成左右,而且,這十年來其總體營業額成長超過100%,但員工的平均薪資卻僅成長2.56%,遠低於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平均薪資成長的20%,若再考慮這十年來的通貨膨脹幅度(約7%),則這些員工的薪資根本就是負成長!

在這種經濟模式底下,即便勞工真的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商品,但自己的荷包恐怕縮水得更快!



【右看】除了價格,還要品質!
王放(政治評論員)

近來量販店經常登上新聞畫面,因為當物價攀升,傳統市場的蔬果因颱風而價格暴漲之際,量販店居然還能推出特價蔬菜,這種以量制價的優勢,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幫助民眾度過難關。

然而,近來還有另一種新聞也經常可以看到量販店的身影,那就是以中國製造為大宗的黑心商品新聞。這類黑心商品利用廉價低劣的原料以及既不衛生也不安全的生產流程,源源不絕地向先進國家輸送有毒的食品、致癌的餐具以及會爆炸的電視機。

有人說這是價格與品質的兩難,便宜註定沒好貨,但這恐怕是太過命定的經濟學推論。真正的問題是量販店層層分包的供貨體系,這個體系乃由好幾層的分包廠商所組成,隨便一個簡單的玩具,生產流程都遍及全球。這種體系產權關係分散而模糊,不僅造成廠商之間極高的交易成本,而且由於交易者之間的訊息不對稱,品質難以有效監管,所以出現黑心商品並不奇怪。

這種供貨體系曾經量販店商品便宜的基礎,但如今也成為黑心商品的根源。

刊載於《台灣立報》2007.09.07

【立報左右看】格瓦拉四十週年忌

【左看】認識正誤交織的格瓦拉
李亮(文字工作者)

格瓦拉以阿根廷上流社會出身,卻一生投身於拉美的工農革命運動;他在古巴擔任中央銀行行長,卻依舊生活簡樸,堅持參加義務勞動;他自願放棄古巴的安穩環境,遠赴各國發動新一波的游擊戰爭,最後以39歲的英年死在玻利維亞的山中,這種種事蹟,顯露出他的人道主義、國際主義與對武裝鬥爭的堅持,可敬可佩。

但也應該看到,格瓦拉為之獻出生命的游擊中心路線存在重大錯誤。格瓦拉的游擊戰目的不是發動革命,而是為革命創造條件,因為他相信在一個已經瀕臨爆炸的情勢中,少數人的起義便能激起滔天巨浪。但是少數人的起義要過渡為群眾的革命,則非有長期而廣泛的組織、教育不可,但格瓦拉對此卻不甚重視,浪漫地認為起義本身就是教育。他的整個戰略以武裝鬥爭為中心,認為政治決定必須操在軍事指揮者手中,犯了「槍指揮黨」的大忌。他偏重人的主觀能動性,對革命形勢過度樂觀,往往忽略了要先調查研究所在地的具體社會條件,結果使得來自國外的游擊隊伍更加孤立,與群眾脫節。

深入理解格瓦拉的正確與錯誤,才是紀念他的最好方式。



【右看】笑看格瓦拉及其粉絲
王放(政治評論員)

自從共產主義在全球崩潰,馬克思還有些學究欣賞,列寧、斯大林與毛澤東早被唾棄,最後一個怪老頭卡斯楚也行將就木,但為什麼唯獨切˙格瓦拉能逆勢操作,傳記出個不停,電影拍了又拍,印有格瓦拉頭像的T恤、貼紙滿街跑?難道只是因為他帥,人們就愛上了共產主義?還是全球化逆轉造成人心思變、紅潮再起?

其實免驚,誰說格瓦拉是共產主義?自命進步、崇拜格瓦拉的粉絲難道不知道,「摩托車日記」不過是公子哥浪游四方,看到窮人不自覺掉了幾低眼淚,跟大學山地服務社有啥差別?古巴革命成功純屬巧合,既沒十年生聚也沒八年抗戰,群眾自己起義,一個外國人能有多大功勞?當了央行行長還義務勞動,固然是不錯的個人秀,但古巴經濟沒有蘇聯撐著早就垮了,輪不到他來神氣。至於出國打游擊就更扯了,帶著幾十個人,連語言都不通,當地統治者是圓是扁也不曉得,就要農民跟著起來革命?

其實他們都知道。說穿了,格瓦拉粉絲的心理是,失敗的革命者最美麗,沒有實現的理想最純潔,擁抱格瓦拉恰恰表示對現實的無力與逃避。如此自欺欺人,何懼之有?

刊載於《台灣立報》2007/10/12

【立報左右看】 瓶裝水,不環保

【左看】不如談自來水問題
李亮(文字工作者)

近來,美國環保人士與部分政府官員主張瓶裝水不環保,轉而大力提倡喝自來水。這種提法也許在某個層面顧及了環保,卻忽略了這兩者背後如今都已被整合進相似的機制之中,也就是水資源的私有化。

美國各州的公共水資源其實正以各種方式進行私有化,而英、法等國更是早已在水資源私有化的路上走了很遠。先是放任公有的自來水系統年久失修,然後再以此製造機會讓私人企業介入,結果就是水價飆漲(法國水價漲了150%)、水質惡化(加拿大曾發生7人死亡2300人生病的案例)、原本的自來水公司工人大量失業(英國有近10萬工人被裁員)等等惡果。

歐美本國尚且如此,更別提歐美大資本透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在各發展中國家推行的水資源私有化,更已造成了大規模的人道、生態與經濟浩劫。2001年,全球私人水公司賺取的利潤遠超過全球製藥業,幾達石油產業的四成,這些利潤背後無不是人民的血淚。

與其環保地談瓶裝水問題,不如政治經濟地面對自來水問題。



【右看】真激進還是假激進?
王放(政治評論員)

據報載,美國近來興起一波環保運動,針對的對象是瓶裝水,或者說是裝水的那個瓶子。

環保人士認為,瓶裝水所用的瓶身多為塑膠製,生產過程耗用石油資源,運送的過程也會耗油,並不環保。而且一些瓶裝水根本就是自來水,只是加上了好看的瓶裝,便能為企業帶來高額利潤,販賣的根本就不是瓶子裡的水,而是那個瓶子,以及附著在瓶子上的各種想像。

這種說法看似有理,然而,既為如此高度發展之資本主義下的商品生產,如何能有不做廣告、不加包裝的不多不少的「老實」商品?許多消費者購買商品時不正是為了購買商品的想像嗎?

環保運動向來有一支主軸是從日常生活的消費型態下手,檢視我們有無使用破壞環境的商品,從頭到腳,從辦公室到廁所,從電燈泡到衛生紙,無一能外。這種作法固然強調了環保問題的切身性,但卻少有完全拒絕資本主義的勇氣,結果,除了換上一系列標榜「環保」的新型商品之外,肉照吃、車照開,好不輕鬆愜意。

這,算什麼運動?

刊登於《台灣立報》2007.08.08

2007-10-02

【立報左右看】中國股市房市熱翻天

【左看】 外熱內冷,惡性循環
李亮/文字工作者


大陸股市與房市處於空前的漲勢已持續一段時間,國內外許多機構開始唱衰,預測泡沫即將破裂。然而,卻少有人去回顧這一波漲勢的深層原因以及影響。

中國經濟某種意義上可說是外熱內冷,股市房市一片紅火,但基本的工商生產領域卻持續獲利低落。因為這十多來的全球化進程已使得各種商品生產過剩,每個廠商都在追逐寶貴的市場,但外資大舉進入中國卻恰好搶佔了大片的中國高獲利領域,擠垮了無數的本土企業。

事實上,正是因為其他工商業獲利低落,游資才大量湧向股市房市。而股市房市炒高的結果,又反過來使得眾多急需資金的產業無從發展,生產技術無法進步,這又進一步加劇了本土企業在外資面前的劣勢,惡性循環伊於胡底。

同時,這一波股市房市的暴漲,一如台灣當年的泡沫經濟一般,都擴大了貧富差距,而且幾乎是以掠奪式的方式暴富,貧富差距的擴大也會使內需更加疲弱。以房地產來說,開發商用盡一切手段與政府勾結,將屬於整體發展果實的級差地租據為己有。以股市來說,錢會生錢的假象,實際上不過是少數的暴富坑殺了眾多股民的血汗錢。



【右看】 全球連動,不是唱衰
王放/政治評論員


每當國際上對中國經濟有所批評的時候,中國政府總愛祭出反華陰謀論來反擊,殊不知中國問題確實嚴重,而且影響廣泛,應受公評。中國持續高速增長,世界銀行甚至還預測明年將衝上11%,但是,其中有一大部分卻是由房市驅動,佔GDP超過8%,比例過高。對照美國,此一比例僅約5%,可見顯然存在泡沫,是非理性的投機心理造成的。

其次,中國的房屋建設持續供過於求,近幾年投資與銷售的差距經常在20%~30%之間,而且還在擴大。大陸90年代的房市泡沫破裂,至今仍有許多「爛尾樓」無法收拾,殷鑑不遠。此外,已賣出的房地產有許多皆是以超出實際還款能力的貸款購買的,一旦泡沫破裂,增值榮景不再,所引發的連鎖效應將是一場金融風暴。

最後,大陸的泡沫已經推高了物價,原材料(尤其是鋼材)、能源等等皆一齊攀高,大陸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也節節升高,恐將危及工資的穩定與廉價商品的出口。一旦出口商品被迫漲價,不但大陸經濟受挫,依賴大陸商品維持低工資高消費的先進國家,尤其是美國,也將受到衝擊。

刊載於《台灣立報》200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