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立報左右看】量飯店搶進二級城市

【左看】商品降價,薪水降得更快!
李亮(文字工作者)

營業額居量販業第二的愛買為了對抗近年迅速竄起的全聯,開始規劃進軍二級城市,掀起新一波量販店商戰。這種量販店的普及化量販店固然帶來了便宜的商品,使民眾在物價節節高生之際多少有點喘息空間,但是,卻少有人思考過其背後支撐的經濟模式,其實對整個社會未必是好事。

量販店商品之所以能便宜,首先是壓榨勞工的結果。姑且不論那些生產廉價商品的外國勞工的低薪慘況,就以台灣自己來說,據政府統計,包含量販店、便利商店在內的綜合商品零售業,其員工薪資僅達一般人平均薪資的七成左右,而且,這十年來其總體營業額成長超過100%,但員工的平均薪資卻僅成長2.56%,遠低於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平均薪資成長的20%,若再考慮這十年來的通貨膨脹幅度(約7%),則這些員工的薪資根本就是負成長!

在這種經濟模式底下,即便勞工真的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商品,但自己的荷包恐怕縮水得更快!



【右看】除了價格,還要品質!
王放(政治評論員)

近來量販店經常登上新聞畫面,因為當物價攀升,傳統市場的蔬果因颱風而價格暴漲之際,量販店居然還能推出特價蔬菜,這種以量制價的優勢,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幫助民眾度過難關。

然而,近來還有另一種新聞也經常可以看到量販店的身影,那就是以中國製造為大宗的黑心商品新聞。這類黑心商品利用廉價低劣的原料以及既不衛生也不安全的生產流程,源源不絕地向先進國家輸送有毒的食品、致癌的餐具以及會爆炸的電視機。

有人說這是價格與品質的兩難,便宜註定沒好貨,但這恐怕是太過命定的經濟學推論。真正的問題是量販店層層分包的供貨體系,這個體系乃由好幾層的分包廠商所組成,隨便一個簡單的玩具,生產流程都遍及全球。這種體系產權關係分散而模糊,不僅造成廠商之間極高的交易成本,而且由於交易者之間的訊息不對稱,品質難以有效監管,所以出現黑心商品並不奇怪。

這種供貨體系曾經量販店商品便宜的基礎,但如今也成為黑心商品的根源。

刊載於《台灣立報》2007.09.07

No comments: